(通讯员 李嘉琦 罗玟瑞 吴玉蓉)徐锦芬,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。多家SSCI及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编委及外审专家。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、二语习得、教师发展。主持3项国家社科重点和一般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重要课题20多项。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90多篇;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30多部,曾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,并获“湖北省优秀教师”、“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”、“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”、“华中卓越学者”、“校教学名师”等荣誉。
徐锦芬有一句口头禅,“我为讲台而生”——这可谓是她从教几十年的真实写照。躬耕讲台三十余载,她潜心教书育人,始终坚守本心,以纯粹的为人处世方案向我们诠释了何为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。
与君初相识
1986年是徐锦芬和华中科技大学缘分的开端。怀揣“成为一名老师”的梦想,她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了本科4年的学习。毕业之际,面临千千万万的选择,“爱情的力量”发挥了很大作用。男朋友已经赴武汉工作,年轻的姑娘也便义无反顾地追随心爱之人来到了武汉。众多学校向这位高材生投来了橄榄枝,查阅资料后,她了解到华中工学院对外语学科非常重视,这一点最为吸引她。于是,她来到了这里,从此扎根于此。
初来华中工学院,外语教学的条件极为艰苦,一台打字机、一台录音机,就是一位老师能够使用的全部教学工具,而学生在课堂上一点一点听着录音、反复跟读,也是学习英语最常用的方式。困难的现实条件没有改变徐锦芬的育人初心——身为老师,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教好学生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徐锦芬发现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特别弱,尤其是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,他们甚至无法听懂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英语。面对这些“大难题”,徐锦芬却坚信,只要用心“去发现、去欣赏、去雕琢”,每个人都能被教好。她决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,每周日单独为学生补听力,风雨无阻。四年下来,悉心教导有了成效,在她教导的第一届学生里,许多所谓的“差生”在她的培养下成为了优秀毕业生,如今,已经是活跃于社会各界的翘楚栋梁。
时光飞逝,徐锦芬在华中大勤劳躬耕了三十多年,见证了这里的飞速发展,也几乎见证了外国语学院的整段历史。时代不断变化,从前,外语系仅仅是华中工学院众多学科分支的一小部分,如今,已经成为了华中科技大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;从前,学生只能机械地跟读磁带,如今,却能使用各类“高大上”的设备学习英语;从前,老师拥有的仅仅是三尺讲台、一支粉笔,如今,却能够使用纷繁复杂的工具教学,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进行学术研究。
徐锦芬不仅是这一切的亲历者,也是作出极大贡献的付出者。在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,每周利用晚上或周末为学生答疑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,保证了学校的外语教学质量。课堂之外,徐锦芬还抓住了同学们实践的机会,渴望将学生培养为脚踏实地的人才。2009 年,她创建了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 3C 团队,组织了外国语学院的多名教师提供培训课程,面向全校本科生选拔对英语学习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,希望培养他们的国际竞争意识(Competition)、团队合作意识(Cooperation)和跨文化交际意识(Communication)。多年来,3C团队推动了全校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,在老师们的指导下,团队成员斩获了“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”特等奖、“第十七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”优秀代表等33项国家级英语竞赛奖项,成员尹晓妍在第二届华南英语辩论公开赛担任裁判,李浩博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Energy & Environmental Science》上发表论文。长期在教育一线的无私奉献,使得徐锦芬成为了学校和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建设者之一。华中大赋予她成就人生的平台,她则用诚心对待工作、用红心回报华中大。
图:徐锦芬创建的华中科技大学3C团队
桃李满天下
世界日新月异地变化,徐锦芬却始终如一地坚守着那份“要教好学生”的初心。面对着公共外语课堂上形形色色的学生,她总会查阅大量资料、了解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,为每个班级“量身定制”教案,将他们的专业和兴趣融入到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。面对硕博士研究生,她总是付出百分之百的心血,第一时间反馈学生发送的论文,给予详尽的指导,带领学生一起进步。她的学生说,“徐老师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”,那是因为她从不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专家,而是与大家平等相处的研究者。在她看来,“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,严格意义上,我们是共同成长、共同进步的关系。”
徐锦芬不仅重视学生英语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,她认为,最根本的还是要立德树人。从教三十余年,她始终在践行着“课程思政”的深刻内涵。在课堂上,徐锦芬尤为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,常常会把民族精神、爱国主义、天下为公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穿插在教学中,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化对比。“这样,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,肩负起促进国家发展壮大而应有的责任与担当。”学生的品德修养也是她的重中之重,她常常会在课堂活动中引入“The Power of Listening(倾听的力量)”“Values We Hold Dear(我们珍视的价值观)”等话题,引领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。她这样说着,也这样做着。对每一次课堂,她都会投入极大的热情,这种热情感染到了她的学生,激励他们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;在研究中,她严于律己,在自己指导的硕博研究生中树立了学术严谨的榜样。
图:2020年,徐锦芬与大学外语系教师探讨如何将“课程思政”和“立德树人”融入外语教学
在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中,她教导过的大学英语课堂学生都深受她影响,带着优异的成绩和成熟的人格走向社会各界;她指导的硕士毕业生大部分都继续在中国外语教育界发光发热,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几乎全部进入国内知名高校,教学科研成果丰硕,成为了各自学校的学术骨干力量。学子们在各自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往往也传承了她的品质,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、外语教育界和研究界的佼佼者。凭借卓越的育人成果,徐锦芬获得了诸多重量级的荣誉称号,但相比外在的荣誉,学生们的真情实感带给了她更大的成就感。无论是大学英语课上短暂的相遇,还是硕博多年的培养,她总能与学生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美好回忆。2005年母亲节前两天的一次课让她很难忘,她收到了来自100多位学生的信,作为母亲节送给她的礼物;硕士博士毕业时,学生们也总会为她写下饱含深情的书信……这些信件和礼物都被她小心珍藏在家中,每每翻看,都觉得欣慰和骄傲,对她来说,这才是最为宝贵的勋章。
图:徐锦芬与大学英语课堂的学生
图:学生写给徐锦芬的信
心中存大爱
除了对学生的“小爱”,徐锦芬的心中更是存有对中国社会、对中国外语教育的“大爱”。
几十年来,徐锦芬始终聚焦于中国外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“真问题”,积极地倡导、引领和践行着国内外语课堂研究,不断深入基层、深入一线,调研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真实情况,丰富理论研究成果。在培养硕博研究生时,她也常常要求学生聚焦我国外语教育中真正存在的问题,开展科学研究。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潜心研究,徐锦芬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,至今已在外语教育领域发表SSCI、CSSCI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90 多篇,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30多部。在 2008 年学科高被引作者前 100 名排行中,她位列全国外语学科第 4 位;2017和2020 年,她两次入围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,在语言学学科中均排名第 12。有同行评价说,徐锦芬的研究总是以问题为导向,基于“真问题”、通过“教研融合”,力争解决系列外语教育难题。针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这一问题,她致力于自主学习研究产出的成果,为很多高校提供了有效方案;她开展的课堂互动模式、互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,解决了长期以来大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“一言堂”和“满堂灌”问题;她针对新时代教育生态环境,提出了多元互动模式,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;针对中央关切的“金课”建设热点问题及大学外语教师教研分离、畏惧科研的难点问题,她积极倡导并践行“教研联动”,所产出的相关成果影响了大批的外语教师。可以说,徐锦芬的学术成果不仅改变了社会对外语教师长于教学、弱于教研的刻板印象,也为广大外语教师注入了榜样力量。
图: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,徐锦芬为学科带头人(前排左二)
徐锦芬不满足于独自奋战,作为学院的老教师,她不计名利、甘为人梯,以自己的经验与学识帮助院内中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、培养科研素养。她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精心转化为各类学术报告、专题讲座和专业培训,启发学院一代又一代的外语教师突破教学瓶颈,寻求到出路。由徐锦芬带领的教学科研团队成果显著,近 5 年,团队成员获批国家社科 8 项,教育部社科 2 项,省级课题 2 项,发表 SSCI,A & HCI 文章 113 篇,CSSCI 文章 72 篇,出版专著 15 部。团队成员通过组织举办“2016 年自主学习国际会议”等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,获取了成长机会。此外,5 位团队青年成员获得全国高校英语教学大赛全国特等奖、湖北赛区特等奖,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英语组一等奖等。在她的带领下,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术能力均得到了极大提高。
徐锦芬指导了全国多所高校外语教师如何淘汰“水课”、打造“金课”,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同行们纷纷认为,她带来的讲座和培训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很强的实践性。基于自己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发现,她主编了《新目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》(共四册)等十余部教材,在国内高校广泛使用。为促进西部外语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机会,徐锦芬面向西部高校教师提供了学术研讨会、教学培训和科研培训,同时积极配合学校政策招收西部或少数民族教师读博,已指导 3 名教师博士顺利毕业,还有2 名在读博士都是西部或少数民族教师。
这些仅仅是徐锦芬研究和实践成果的一部分,如今,她已成为中国外语教育研究界的领头人之一,但她依旧如当初一般锐意进取,勇担使命。她说,“我不会因为评上了什么职称、得到了什么成果而停止学习和研究。”
图:2020年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上,徐锦芬发言,呼吁全体外语教师发挥能动性,终身学习、提升专业水平
图:徐锦芬主编的教材之一《新目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》,教材中融入中国文化与国际比较元素
家和万事兴
在生活中,徐锦芬的家庭也幸福美满。30多年前,她追随男友王宗军来到武汉,如今,她成为了外语教育研究界的名人,而他成为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知名学者(曾任管理学院院长)。夫妻俩相濡以沫,互敬互爱,一路走来,岁月的碰撞、生活的洗礼、性格的交融,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家庭和谐的真谛。这种志同道合酿造了他们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,使他们真正成为生活上的好夫妻、工作上的好搭档。她会帮助他修改论文的英语表达,他会指导她对数据进行分析。夫妻俩应对困难和挫折,携手相伴,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无不羡慕。
正是这种相互的理解和支持,让夫妻俩在事业的道路上比翼齐飞,在个人的修养上携手共进。他们真诚、善良、坦率,与同事和邻居友好相处。邻居们谁家有困难,他们都会主动伸手、慷慨解囊,邻里关系融洽,亲如一家。他们还热心于公益事业,常常主动报名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。两口子常说,“要常怀互爱之心,常开互敬之口,常伸互助之手,常迈互动之脚。”多年来,这句话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得到了印证。
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熏陶,也为他们的女儿王丽然养成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为了培养子女成长,他们夫妻俩极为重视对女儿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思想教育,教育她学会做人,学会做事,成为对社会有所作为、有所贡献的人。徐锦芬常常告诉她,首先要做好自己,其次要力所能及地帮到周围的人,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言传身教过庭语,她已然成为了女儿心目中的标杆。2012年9月,他们的女儿成为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一名新生,一进入大学校园,她就以父母为榜样,积极进取、刻苦学习的同时,也活跃于辩论队、主持人队、礼仪队和团学联外联部等社团组织。2014年8月6日,在2014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全球总决赛中,王丽然获得了全球仅一名的“Future Business Leader”奖;2014年12月11日,王丽然受CIMA的CEO Charles Tilley先生邀请参加了英国A4S峰会论坛成立十周年活动,并受到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接⻅。如今,女儿也已走上工作岗位,将自己的青春力量奉献给祖国。
杜甫诗中写道:“润物细无声”。家庭方面的经营,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塑造。徐锦芬的学生们在成家后,多少也继承了恩师风范,在小家庭内尽职尽责,以小家大爱的奉献和付出,凝聚成全社会的大爱力量。
“为人师表,无私奉献,和蔼可亲……即使所有的形容词都放在她身上仍嫌不够,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,孕育了这位有魅力,有涵养,有智慧的美丽导师。她那句‘我为讲台而生’的话感动了一届又一届学子,成为他们走出校园、踏上讲台的航标和座右铭。”2007年,徐锦芬获得学校第一届“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”,学生为她写下这样的颁奖词。如今来看,这段颁奖词生动而真切地诠释了她的执教生涯。
苦心耕耘育桃李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在徐锦芬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名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忱、对科研的认真负责、对社会的赤诚之心、对家庭的责任担当。如果要在徐锦芬的身上提取一个关键词,那便是“纯粹”——无论是来华科的目的,还是外语教育和研究的实践,抑或是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,她都没有任何的功利心。她怀着这样纯粹的心,诠释着“立德树人”的深刻内涵,也彰显着一名师者应有的风范。